送友人李白原文及翻译

《送友人》李白原文及翻译

原文: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送友人李白原文及翻译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翻译:

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北郭之外,白色的河流环绕着东城。就在此处我们彼此告别,你如同孤蓬般飘荡,将要远征万里。飘浮的云彩如同游子的心意一般不定,夕阳西下,仿佛也带着故人的依恋之情。挥手告别,从此离去,马儿也因惜别而悲鸣。

扩展与赏析:

李白,这位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代表,以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飘逸洒脱的诗风闻名于世。他的一生,如同他笔下的诗歌一般,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奔放而自由。这首《送友人》,便是他众多送别诗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短短八句,却蕴含着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真挚祝福,更折射出李白自身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诗歌开篇便以工整的对仗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这并非简单的景物描写,而是诗人精心选择的意象,以渲染送别氛围。“青山”与“白水”,一青一白,动静结合,色彩对比鲜明,构成一幅壮阔而秀美的画面,为送别的场景奠定了基调。青山的巍峨,白水的流淌,象征着友人的远行之路漫长而曲折,也隐喻着友人的前途光明而充满希望。“北郭”与“东城”的方位设定,更是巧妙地将送别的地点置于城郊,暗示着友人的即将远行,也突出了离别的氛围。这并非简单的地理位置描述,而是诗人精心构思的意境营造,为接下来的情感抒发做好铺垫。

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则将诗歌的意境从景物描写过渡到情感抒发。“此地一为别”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时间,简单扼要,却饱含深情。“孤蓬万里征”一句更是妙笔生花,以“孤蓬”喻友人,将友人远行的孤寂和漂泊无依的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孤蓬”轻盈飘荡,随风而逝,象征着友人远行的无着落和漂泊不定。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不舍,更隐含着对友人未来命运的担忧与期盼。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更是诗人情感的升华。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以“浮云”比喻游子的心意,以“落日”比喻故人的情谊。“浮云游子意”,浮云飘渺不定,象征着游子的心境如同浮云般飘忽不定,充满着不确定性,也体现了友人远行的茫然与忐忑。“落日故人情”,夕阳西下,余晖满天,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尽管即将分别,但这份情谊却如同落日余晖般温暖而持久,余韵悠长。这不仅是对友人命运的担忧,更是诗人自身情感的流露,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则以动态的画面,将送别的场景推向高潮。“挥手自兹去”写出了送别时的动作和神态,一个“挥”字,道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依依不舍之情。“萧萧班马鸣”则运用拟人手法,将马儿的悲鸣写得活灵活现,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马儿的嘶鸣,不仅是送别场景的真实写照,更是对诗人内心离愁别绪的烘托,将离别的悲伤推向顶峰。这不仅是对友人远行的惋惜,也是对自身情感的抒发。

总而言之,李白的这首《送友人》并非一首简单的送别诗,它更像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卷,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将送别的场景、离别的愁绪以及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诗人以其独特的浪漫主义笔触,将送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展现了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诗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也令人回味无穷。它不仅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人生的哲理诗,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解读。这首诗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其语言的精炼和意境的深远,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感人肺腑的送别图景,令人久久不能忘怀。诗歌的意境之美,情感之真,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篇。

本内容由用户:hjx_admin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ijixin.com/a/4117.html

Like (0)
hjx_adminhjx_admin
Previous 2025-05-16 10:17:34
Next 2025-05-16 10:18: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