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抒情小赋,也是其人生态度的完美体现,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的巅峰之作。它不仅表达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喜悦之情,更深刻地展现了其对人生、社会、自然的独特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
原文如下: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命复奚疑!
译文如下:
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呢?既然我的身心都被外物所役使,又为什么还要惆怅悲伤呢?我明白了过去的错误已经无法挽回,但未来的事情还可以补救。其实我误入歧途的时间还不长,我已经认识到今天是正确的,而昨天是错误的。小船轻轻地飘荡着前进,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我的衣衫。我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却恨晨光还如此微弱朦胧。我看见了我的简陋的房屋,心里高兴得飞奔过去。仆人欢迎我,孩子们在门口等待着我。小院里的三条小路快要荒芜了,但是松树和菊花仍然在那里。我带着孩子走进屋里,屋里摆满了美酒。我拿起酒壶和酒杯自己斟酒自饮,看着庭院里的树枝,心情舒畅。我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岸情怀,我觉得住在简陋的房子里反而更容易心安理得。我每天在园子里散步,从中得到乐趣,虽然家门设在那里,却常常关着。我拄着拐杖,有时漫步,有时休息,有时抬头远眺。云彩自然地从山峰飘出,鸟儿飞累了也知道回家。太阳渐渐西下,我抚摸着孤松,徘徊不去。回去吧!我要停止与外界的交往,不再游荡了。既然世俗与我格格不入,我又为什么要驾车外出呢?与亲戚朋友促膝谈心,让我感到快乐;抚琴读书,可以排解忧愁。农人告诉我春天到了,我要到西边的田地里去耕种了。有的人驾着牛车,有的人划着小船。我时而沿着幽静的小路寻觅山谷,时而沿着崎岖的小路走过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涓涓流淌。我赞美万物适逢其时,感慨自己的一生即将结束。罢了!寄身于天地之间,还有多少时间呢?为什么不放下心来,顺其自然呢?为什么还要匆忙不安地追求什么呢?富贵不是我的愿望,成仙得道也不是我追求的。我怀着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有时拄着拐杖锄草,有时登上东边的山岗放声长啸,有时面对清澈的溪流吟诗作赋。我将顺应自然的变化,走向生命的终点,安享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非简单的田园归隐记,而是一篇充满哲理的自我反省与精神追求的宣言。诗歌开篇以“归去来兮”的呼唤,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急切回归田园的渴望。这渴望并非一时冲动,而是长期压抑后的必然选择。前一部分着重描写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展现出一种宁静祥和、悠然自得的意境。“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一句,简洁地勾勒出田园的景象,也暗示着诗人淡泊名利的品格。“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则点明了诗人归隐的根本目的: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安宁。
然而,这并非对现实的逃避,而是对理想的追求。诗歌后半部分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归隐的思想根源。“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一句,道出了诗人与世俗格格不入的无奈与心灰意冷。“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他追求的是一种自然和谐的人生境界,“乐天命复奚疑!”表明了他对人生的豁达与乐观。
《归去来兮辞》的艺术手法也值得细细品味。诗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反复等,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运用动词的叠用,描绘出归途的轻快与舒畅。“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则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表现得淋漓尽致。整篇诗歌的语言流畅自然,韵律和谐,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更进一步地,我们可以将陶渊明的归隐理解为一种积极的反抗。在当时门阀制度森严,官场黑暗的社会环境下,陶渊明选择放弃仕途,回归田园,这是一种对世俗功利的反抗,也是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他以实际行动证明,人生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功名利禄上,还可以体现在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上。他的归隐,并非消极的遁世,而是积极地寻求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一种精神上自由独立的生活方式。这在当时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也为后世文人墨客提供了另一种人生选择。
总而言之,《归去来兮辞》不仅仅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更是一篇充满哲理的人生思考,是陶渊明精神世界和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启示我们,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精神的自由和安宁,在于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于实现自身的价值。
本内容由用户:hjx_admin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ijixin.com/a/4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