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好句摘抄赏析20句

《红岩好句摘抄赏析20句》

《红岩》以其简洁的白描手法,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革命英雄形象,他们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前仆后继,英勇献身。本文将精选书中20句经典语句,并进行赏析,以展现其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

1. “一个身材粗大,脸色黝黑的中年人,络腮胡刮得干干净净,眉浓眼大,肥肥的下巴,毫无表情地坐在转椅上。” 这句话通过对人物外貌的细致描写,勾勒出人物的形象,暗示其内心的沉稳和坚毅。“毫无表情”四个字,更显人物的复杂内心,耐人寻味,为后文埋下伏笔,引人入胜,读者迫切想知道其身份和经历。

红岩好句摘抄赏析20句

2. “徐鹏飞不管这些,独自走到窗前,用力拉开窗帘,推开紧闭的一扇窗户,他需要摆脱烦恼,呼吸一口新鲜空气。” 这寥寥数语,展现了徐鹏飞在压力下的焦虑与渴望自由的心态。“用力拉开窗帘”和“推开紧闭的一扇窗户”的动作描写,生动地体现了他挣脱束缚的强烈愿望,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压抑和斗争。“新鲜空气”象征着自由和希望,与他所处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

3. “窗外,蒙蒙细雨一阵阵飘到他的脸上,阵阵寒意勉强帮助着他平息心潮的起伏。” 细雨和寒意不仅是环境描写,更是人物心理状态的外部化体现。寒意“勉强帮助着他平息心潮的起伏”,这“勉强”二字,更凸显了人物内心的波涛汹涌,以及他强压情绪的艰难。雨景的描写,更增添了作品的悲凉氛围。

4. “检查正在统舱里进行,只听见刺刀撬破木箱、戳穿罐头的响声,夹杂着孩子的尖声号哭。” 这段描写运用听觉描写,营造出紧张压抑的氛围,强化了残酷现实的冲击力。“刺刀撬破木箱、戳穿罐头的响声”与“孩子的尖声号哭”形成强烈的对比,更突显了反动势力的残暴和人性的扭曲。短短一句话,却能使读者感受到当时场景的残酷和悲惨。

5. “成岗和他伶俐活泼的妹妹不同,宽肩,方脸,丰满开阔的前额下,长着一双正直的眼睛。” 通过外貌描写,展现了成岗沉稳正直的性格特点。“宽肩,方脸,丰满开阔的前额”与“伶俐活泼”的妹妹形成对比,突出了他坚毅刚强的性格。“正直的眼睛”则直接点明了他的品质,为后文他英勇无畏的形象做了铺垫。

6. “江风迎面吹来,掀动衣角,潮湿的雾海包围着她,她扣上了那时新的细绒大衣的扣子,又把双手插进大衣口袋。” 这段描写细腻地刻画了江姐在面对困境时的冷静和坚强。“江风”、“雾海”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冷峻而凄美的氛围,而江姐的动作描写,则显示了她内心的镇定和面对挑战的勇气。

7. “他咬着铅笔,搅着脑汁苦苦思索着,可是,白色的绘图纸上,还没有留下一点点思维的痕迹。” 这句描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物的专注和苦思冥想的艰难。“咬着铅笔”、“搅着脑汁”等动作,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紧张和焦虑,也暗示了任务的艰巨和挑战。“白色的绘图纸上,还没有留下一点点思维的痕迹”,则更突显了人物内心的挣扎和困境。

8. “店员是个圆圆脸的小伙子,十八九岁,矮笃笃的,长得很结实。” 简洁的几句话,勾勒出一个普通店员的形象,朴实无华,却也真实可感,为故事增添生活气息。

9. “和前几次回家一样,仍然听不见嘈杂的金属撞击声和电动机嗡嗡的低鸣,厂里全是静悄悄的。” 通过环境描写,烘托出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暗示着某种不祥的预兆。“静悄悄的”与往日的喧嚣形成对比,更突显了异常的氛围。

10. “领口围着紫红色围巾,衬托出脸上经常流露的深思的神情。” 这细节描写,点明人物性格,也暗示其内心的沉重。紫红色围巾与“深思的神情”的结合,更增添了人物形象的神秘感和内涵。

11. “这青年衣衫破旧,举止有些寒伧,看样子不像学生,大概是个小职员吧?” 通过对人物外貌和举止的描写,塑造了一个普通青年的形象,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大概是个小职员吧?”的疑问句式,更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神秘感。

12. “工人却冷淡地用不信任的眼光,打量着新来的管理员,始终保持着沉默,像火山爆发前的沉默……” 这段描写运用比喻和动作描写,刻画了工人对新管理员的不信任和压抑的情绪,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像火山爆发前的沉默”的比喻,更增强了语言的张力,预示着冲突即将爆发。

13. “他一进店,就注意到,在一个书架旁边,果然有个头发长长、脸色苍白的青年,正在聚精会神地读着一本厚书。” 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了人物专注的神态和内心的沉静,也为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14. “成岗来到修配厂。厂里只有几座冷落破烂的车间,到处野草丛生。” 环境描写,突显了修配厂的破败和萧条,也烘托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15. “小圆桌铺上了台布,添了瓶盛开的腊梅,吐着幽香;一些彩色贺年片和几碟糖果,点缀着新年气氛。” 这段描写运用视觉和嗅觉描写,营造出温馨祥和的新年气氛,与书中大部分压抑的氛围形成对比,更显珍贵。

16. “过了江,北岸高高的石级,爬得成瑶直喘气,衬衣有点湿了,江风吹来,背心凉飕飕地很不舒服。擦擦额角上冒出的汗珠,渐渐望见了一座熟悉的烟囱的上半截,到家了!” 这段描写细腻地刻画了成瑶回家的过程,体现了人物的喜悦和疲惫。细节描写更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17. “成岗、肖师傅和那个圆圆脸的青年工人陈松林,在城里一家电机厂里等了一整天,又冷又饿,直到黄昏时分,马达才修好。可是抬到江边时,洪水早已淹没码头,水还在一股劲朝上涨,轮渡和木船都封渡,过不了江。” 这段描写展现了人物的辛劳和无奈,也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的残酷。“又冷又饿”和“洪水早已淹没码头”等细节,更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18. “穿过这乱哄哄的街头,他一再让过喷着黑烟尾巴的公共汽车。这种破旧的柴油车,轧轧地颠簸着,发出刺耳的噪音,加上兜售美国剩余物资的小贩和地摊上的叫卖声,仓仓皇皇的人力车案的喊叫声和满街行人的喧嚣声,使节日的街头,变成了上下翻滚的一锅粥。” 这段描写运用比喻和听觉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当时街头的喧嚣和混乱,也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上下翻滚的一锅粥”的比喻,更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19. “烟囱冒着浓烟,车间里闪耀着铁水浇铸砂型的火花,流着汗水的工人,操纵着车床,车床飞快地旋转,工人辛劳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段描写展现了工人们辛勤劳动的场景,也突出了他们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流着汗水的工人,操纵着车床,车床飞快地旋转,工人辛劳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的细节描写,更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20. “牛角沱码头上挤满了等候过江的人。成瑶排在一个老太婆背后,性急地蹬着脚,又踮起脚尖朝前望。” 这段描写展现了码头上的喧嚣和人物的焦急心情。“性急地蹬着脚,又踮起脚尖朝前望”的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焦急心理。

这些精选语句,只是《红岩》这部作品的冰山一角。通过对这些语句的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红岩》的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体会革命先烈们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以及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

本内容由用户:hjx_admin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ijixin.com/a/3177.html

Like (0)
hjx_adminhjx_admin
Previous 2025-03-15 10:16:02
Next 2025-03-15 10:16:5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