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衣怒马少年时》全诗整理及赏析
这首词以其豪迈的气概和悲壮的情怀,历经千年依然震撼人心。“鲜衣怒马少年时,能堪那金贼南渡?”一句更是成为千古名句,引发无数人的共鸣和思考。然而,关于这首词的作者、创作背景及内涵,学界至今仍存在一些争议,需要我们细细考量。
一般认为,这首词的题目为《鹊桥仙·岳云》,词作者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词作本身并非直接描写岳飞本人,而是以岳云(岳飞之子)的视角,抒发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全词如下:
湛湛长空,乱云飞度,吹尽繁红无数。正当年,紫金空铸,万里黄沙无觅处。沉江望极,狂涛乍起,惊飞一滩鸥鹭。鲜衣怒马少年时,能堪那金贼南渡?
词的上片着重描绘景物,以壮阔的景象衬托出人物内心的豪情壮志和焦虑不安。“湛湛长空,乱云飞度,吹尽繁红无数”三句,笔力雄浑,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广阔苍凉的画面。湛蓝的天空,飞速飘动的云彩,仿佛象征着国家局势的动荡和变幻莫测。而“吹尽繁红无数”则更添了一丝萧瑟之感,暗示着战争的残酷和国家命运的岌岌可危。
接下来的“正当年,紫金空铸,万里黄沙无觅处”三句,则进一步展现了少年英雄的英姿和豪迈气概。“正当年”点明了岳云正值年富力强之时,本应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紫金空铸”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岳云雄心勃勃、志在四方、渴望建功立业的形象。“万里黄沙无觅处”则暗示了当时金兵南侵的态势,以及战争的残酷和艰巨。
词的下片则转入抒情,以景物描写烘托人物情感。“沉江望极,狂涛乍起,惊飞一滩鸥鹭”三句,以江面波涛汹涌的景象,象征着国家危难的形势。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对国家命运的隐喻,预示着战争的残酷和国家的命运多舛。
最后一句“鲜衣怒马少年时,能堪那金贼南渡?”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也是千百年来被人们反复吟诵的名句。“鲜衣怒马”生动地描绘了少年英雄意气风发的形象,象征着青春的活力和理想的追求。“能堪那金贼南渡?”则表达了少年英雄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和悲愤。这句反问,更突显了词人内心的焦急和忧虑,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然而,关于这首词的作者身份,学术界存在争议。虽然普遍认为是岳飞所作,但缺乏确凿的证据。部分学者认为,这首词的风格与岳飞其他作品相比,略显不同,因此其作者身份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无论作者是谁,这首词都反映了南宋时期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词中所描绘的壮阔景象、悲壮的情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都深深地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内心。
此外,我们需要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理解这首词。它不仅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更是对青年一代的一种精神激励。它告诉我们,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应该用来追求理想,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奉献自己的力量。“鲜衣怒马”并非简单的物质享受,而是象征着青春的活力和理想的追求,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鲜衣怒马少年时”不仅仅是一句诗词,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对青春、对理想、对家国情怀的永恒追寻。它所表达的悲壮和无奈,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都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思考,并从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首词的艺术价值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其精炼的语言、雄浑的意境、以及独特的艺术手法,都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对词作创作背景的深入挖掘,以及对词中意象的细致解读,从而更全面地理解这首词的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
本内容由用户:hjx_admin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ijixin.com/a/4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