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译文:

从一个小土丘向西走大约一百二十步,穿过茂密的竹林,就听到水流的声音,如同玉佩和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一样清脆悦耳,心里感到十分快乐。于是砍伐竹子开出一条路,向下望去,就看见了一个小小的水潭,潭水格外清澈凉爽。潭底全部都是石头,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形成各种形状,有的像小土堆,有的像小岛,有的像凸起的岩石,有的像陡峭的山崖。青翠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相互覆盖缠绕,摇曳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潭中大约有一百多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任何依托似的。阳光直射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它们一会儿静静地不动,一会儿又迅速地游向远处,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人嬉戏玩耍一样。向潭水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又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两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根本看不清溪水的源头在哪里。坐在潭边,四面环绕着竹林和树木,寂静无声,空无一人,令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一种忧伤的气息。因为这环境过于凄清,不能久待,所以我就记下这些景物离开了。和我一起游览的有吴武陵、龚古,还有我的弟弟宗玄。跟着我们去的还有崔氏兄弟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注释及扩展:

1.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百二十步”并非精确的距离,而是为了体现行路的曲折和寻觅的乐趣。“篁竹”指茂密的竹林,点明环境幽静。“如鸣珮环”是运用比喻,将水声比作玉佩玉环碰撞的清脆悦耳之声,既写出了声音的特色,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愉悦,这愉悦是暂时的,是面对自然美景时短暂的忘却。这部分体现了作者积极寻找美景的心态,为后面小石潭的幽静做了铺垫。

2.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伐竹取道”展现了作者探幽求美的主动性,也暗示了环境的艰险与人迹罕至。“尤清冽”不仅描写了潭水的清澈,也暗含了潭水的冰冷,预示着后面环境的冷寂氛围。

3.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此句精细地描绘了小石潭的底貌,并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将“坻”、“屿”、“嵁”、“岩”四个词语并列,展现了潭底石头的形态各异,层次分明,突出了石潭的奇特与幽深。这部分文字的扩展在于,我们可以想象这些石头经过岁月的冲刷和侵蚀,才形成了如此奇特的形状,也体现了自然的鬼斧神工。

4.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此句描写了环绕小石潭的植物,运用大量的动词,如“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使画面生动活泼,展现了植物的茂盛和生机勃勃,与潭水的清冷形成对比,也衬托出环境的幽静。可以扩展的是,这些植物种类繁多,色彩鲜艳,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翠绿欲滴,增添了山野的灵动之气。

5.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此句描写了潭中的鱼,数量虽多,却“若空游无所依”,显示出一种自由自在,却又略带孤独的意境。“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则写出了潭水的清澈见底,“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则用动态的描写,刻画了鱼的灵动,与前面静止的描写形成对比,更显生机。这部分可以扩展描写鱼的种类,以及它们在水中自由嬉戏的场景,更能体现出小石潭的生机与活力。

6.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此句描写了小石潭西南方向的溪流,用“斗折蛇行”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溪流的蜿蜒曲折,增加了小石潭的神秘感。“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则更增加了环境的幽深和难以捉摸。我们可以进一步想象溪流的源头,以及它流经山林的景色,进一步丰富文章的意境。

7.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的情感在此处得到充分的抒发。“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几个词语,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冷寂,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悲凉。“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点明了作者离开的原因,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这部分可以进一步探讨作者被贬谪的政治背景,以及他内心的苦闷和对理想的追求,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8.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这部分交代了同行人员,使文章更具真实感,也暗示了作者并非完全孤独。可以扩展的是,对这些同行人员进行更详细的介绍,进一步丰富文章的内容。

总而言之,《小石潭记》通过对小石潭景物的细致描写,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被贬后的孤寂、悲凉之情。文章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堪称山水游记的典范。通过对原文的解读和扩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文章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完美结合,使读者不仅能感受到小石潭的幽静秀美,也能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本内容由用户:hjx_admin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ijixin.com/a/4346.html

Like (0)
hjx_adminhjx_admin
Previous 2025-07-11 10:34:24
Next 2025-07-12 10:15:2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