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其中,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
A. 实事求是
B. 群众路线
C. 独立自主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根本目标是( )
A.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
C.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D. 实现共产主义 -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里的“一个中心”指的是(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改革开放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中,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 )
A.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体现
B.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体现
C. 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体现
D. 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主线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一思想的主题是( )
A. 和平与发展
B. 改革与创新
C. 和谐社会建设
D.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
A.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务的完成和社会主主义的建成
D.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结束和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 -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党的十四大上正式确立的,其基本特征之一是( )
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D.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相结合 -
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B. 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
C.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D.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关于法治思维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法治思维是一种规则之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法治思维是将法律规定作为唯一的行为标准
C. 法治思维是强调司法机关公正执法的思维方式
D. 法治思维是把对事物的认识转化为法律规范的思维方式 -
当前,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是( )
A. 第三次科技革命
B. 第四次工业革命
C.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D.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是( )
A.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B.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延续
C. 两者是相互依存的,但又有各自的特殊内涵
D. 两者是可以分开来分别解决的 -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说明( )
A. 马列主义没有过时,应该原封不动地照搬
B. 马列主义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
C. 马列主义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D. 马列主义只适用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斗争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的价值追求。它包括( )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 上述三项都是 -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下选项中体现了这一点的是( )
A. 天人合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B. 退耕还林、休渔禁猎的政策措施
C.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D. 上述三项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 -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同时,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包括( )
A. 气候变化、网络安全、恐怖主义、贫困问题
B.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多样性、人口老龄化
C.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技术竞争、地区冲突
D. 上述各项都可能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了实现这个任务,我们应该( )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坚持改革开放
D.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E. 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有效途径包括( )
A.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D.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E.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指导人民 -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主要包括( )
A.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B.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大规模会战
C. 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D. 苏联出兵东北对日作战
E. 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证明了中国革命( )
A. 必须走符合自己国情的道路
B. 不能效仿其他国家革命的模式
C. 可以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首先取得成功
D. 可以通过长期斗争逐渐积累力量
E. 最终必将走向全国性的胜利 -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其中包括( )
A.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B. 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C. 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E.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材料分析题(共10分)
材料: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 如何理解“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确保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未来,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
为什么“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
在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
怎样做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意味着要坚定不移地遵循党的指导思想、行动纲领和工作策略。
-
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要求有哪些?
- 为了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全面发展,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这意味着要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
“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目标指向何方?
- “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目标指向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宏伟蓝图而不懈奋斗。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未来的征程中,我们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本内容由用户:学海舵手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ijixin.com/a/387.html